近期,亚洲和欧洲多个主要港口出现拥堵问题。据外媒报道,亚欧多港口的拥堵已导致全球近10%的集装箱运力受到影响。
Linerlytica的最新报告表明,中国多个港口正面临船舶到港量激增的问题,尤其是在上海、宁波和青岛等港口。
EconDB的数据显示,这些港口的出口集装箱平均需要等待2.5至4天才能装船。预计未来一周,每个港口都将有超过100艘集装箱船到港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转运枢纽,新加坡港的货物停留时间也显著增加:转运货物需要等待7天,进口货物为3天,出口货物为2天。预计未来一周将有233艘集装箱船抵达新加坡。
东亚最大的转运港口釜山港同样面临严重的交通压力,出口货物需要等待长达6天。预计未来一周将有150艘船舶到港。
与此同时,欧洲港口的工业行动(如罢工)也在导致船舶延误,包括鹿特丹、汉堡和勒阿佛尔等主要港口。这些港口的集装箱堆场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转。
EconDB的数据显示:鹿特丹港的出口集装箱需要等待6天,转运货物则需等待9天。汉堡港的出口货物等待时间为3天,进口货物为2天。勒阿佛尔港的出口货物等待时间为7天,进口货物为近6天。
Linerlytica指出,这些延误问题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存在。
近期,MSC将其最大的24000标准箱以上的船舶从北欧航线重新调配至地中海和西非航线。
该咨询机构补充道:“这种航线调整可能会将部分拥堵问题转移到这些地区。
目前,地中海多个港口也面临延误加剧的情况,例如巴塞罗那、热那亚和拉斯佩齐亚港的船舶等待时间近期显著增加。”